您好,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!

酒票 中国古代酒道文化——魏晋时期的名士饮酒

2024-01-19 17:40来源:未知 阅读:


  

  到魏晋时期,酒才有了合法地位,酒禁大开,允许民间自由酿酒,私人自酿自饮的现象相当普遍,酒业市场十分兴盛。魏晋时出现了酒税,酒税成为国家的财源之一。

  魏文帝曹丕喜欢喝酒,尤其喜欢喝葡萄酒。他不仅自己喜欢葡萄酒,还把自己对葡萄和葡萄酒的喜爱和见解写进诏书,告之于群臣。他在《诏群臣》中写道:

  (261年~303年),字士衡,他“少有奇才,文章冠世”,与弟陆云俱为我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,被誉为“太康之英”。陆机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,他的《平复帖》是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。

  作为帝王,在给群臣的诏书中,不仅谈吃饭穿衣,更大谈自己对葡萄和葡萄酒的喜爱,并说只要提起“葡萄酒”这个名,就足以让人垂涎了,更不用说亲自喝上一口,此举可谓是空前绝后了。

  因为魏文帝的提倡和身体力行,魏国的酿酒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,使得在后来的晋朝及南北朝时期,葡萄酒成为王公大臣、社会名流筵席上常饮的美酒,葡萄酒文化日渐兴起。

  西晋文学家、书法家陆机在《饮酒乐》中写道:葡萄四时芳醇,琉璃千钟旧宾。夜饮舞迟销烛,朝醒弦促催人。春风秋月恒好,欢醉日月言新。

  (284年~364年),为东晋道教学者、著名炼丹家、医药学家、藏书家。字稚川,自号抱朴子,汉族,晋丹阳郡句容,今江苏句容人。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,世称小仙翁。他曾受封为关内侯,后隐居罗浮山炼丹。主要著作有《抱朴子》、《金匮药方》、《肘后方》和《西京杂记》等。《肘后方》最早记载天花病症候及诊治。

  西晋哲学家、医药学家葛洪的《肘后备急方》中,有不少成方都夹以酒。葛洪主张戒酒,反而治病又多用酒,是否有些矛盾?其实不然,他主张用酒要适量,以度为宜。

  魏晋之际,大氏族中很多人为了回避现实,往往纵酒佯狂。当时会稽为大郡,名士云集,风气所及,酿酒、饮酒之风盛起。人们借助于酒,抒发对人生的感悟、对社会的忧思、对历史的慨叹。酒的作用潜入人们的内心深处,酒的文化内涵随之扩展。

  在魏晋时期,出现了有名的“竹林七贤”,即嵇康、阮籍、山涛、向秀、刘伶、王戎和阮咸。这7位名士处在魏晋易代之际,各有各的遭遇,因对现实不满,隐于竹林,其主要目的就是清谈和饮酒。他们每个人几乎都是嗜酒成瘾,纵酒放任。

  据说阮籍听说步兵厨营人善于酿酒,并且贮存美酒三百斛,就自荐当步兵校尉。任职后尸位素餐,唯酒是务。晋文帝司马昭欲为其子求婚于阮籍之女,阮籍借醉60天,使司马昭没有机会开口,于是只得作罢。这些事在当时颇具代表性,对后世影响也很大。

  阮咸饮酒不用普通的杯子斟酌,而以大盆盛。有一次,一群猪仔把头伸入大盆,跟阮咸一起痛饮起来。

  “竹林七贤”中最狂饮的当属刘伶,他将饮酒可谓发挥到了一个顶峰。刘伶不仅人矮小,而且容貌极丑陋。但是他性情豪迈,胸襟开阔,不拘小节,平常不滥与人交往,沉默寡言,对人情世事一点儿都不关心,只与阮籍、嵇康很投机,遇上了便有说有笑。

  (224年~263年),字叔夜,三国时期著名思想家、音乐家、文学家、玄学家,又通绘画、书法。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,为“竹林七贤”的精神领袖。他曾娶曹操曾孙女为妻,官曹魏中散大夫,世称嵇中散。

  据《晋书·刘伶传》记载,刘伶经常乘着鹿车,手里抱着一壶酒,命仆人提着锄头跟在车子的后面跑,并说道:“如果我醉死了,便就地把我埋葬了。”他嗜酒如命,放浪形骸由此可见。

  有一次,刘伶喝醉了酒,跟人吵架,对方生气地卷起袖子,挥拳要打他。刘伶镇定地说:“你看我这细瘦的身体,哪有地方可以安放老兄的拳头?”对方听了不禁笑了起来,无可奈何地把拳头放下了。

  刘伶有一次酒瘾大发,向妻子讨酒喝,他妻子把酒倒掉,砸碎酒具,哭着劝他:“你酒喝得太多了,不是保养身体的办法,一定要把它戒掉。”

  刘伶说:“好!我不能自己戒酒,应当祈祷鬼神并发誓方行,你就赶快去准备祈祷用的酒肉吧。”

  妻子信以为真,准备了酒肉。而刘伶跪着向鬼神祈祷说:“天生刘伶,以酒为名,一次能饮十斗,再以五斗清醒,女人说出的话,切切不可便听。”说罢便大吃大喝起来,一会儿便醉倒了,害得妻子痛心大哭。因此,后人多把酣饮放纵的人比作刘伶。

  刘伶还写了一篇著名的《酒德颂》,大意是:自己行无踪,居无室,幕天席地,纵意所如,不管是停下来还是行走,随时都提着酒杯饮酒,惟酒是务,焉知其余。其他人怎么说,自己一点儿都不在意。别人越要评说,自己反而更加要饮酒,喝醉了就睡,醒过来也是恍恍惚惚的。于无声处,就是一个惊雷打下来,也听不见。面对泰山视而不见,不知天气冷热,也不知世间利欲感情。

  东晋时的大诗人陶渊明也是极好饮酒之人。他曾说过:“平生不止酒,止酒情无喜。暮止不安寝,晨止不能起。”

  陶渊明曾做过几次小官,最后一次是做彭泽令。上任后,就叫县吏替他种下糯米等可以酿酒的作物。晚年,因生活贫困,他常靠朋友周济或借贷。可是,当他的好友、始安郡太守颜延之来看他,留下两万钱后,他又将钱全部送到酒家,陆续取酒喝了。

  据北魏《洛阳伽蓝记·城西法云寺》中记载,北魏时的河东人有个叫刘白堕的人善于酿酒,在农历六月,正是天气特别热的时候,用瓮装酒,在太阳下暴晒。经过10天的时间,瓮中的酒味道鲜美令人醉,一个月都不醒。京师的权贵们多出自郡登藩,相互馈赠此酒都得逾越千里。因为酒名远扬,所以号“鹤觞”,也叫骑驴酒。

  有一次,青州刺史毛鸿宾带着酒到藩地,路上遇到了盗贼。这些盗贼饮了酒之后,就醉得不省人事了,于是全部被擒获。因此,当时的人们就戏说:“不怕张弓拔刀,就怕白堕春醪。”从此后,后人便以“白堕”作为酒的代称了。

  魏晋时期,开始流行坐床,酒具变得较为瘦长。此外,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“曲水流觞”的习俗,把酒道向前推进了一步。

  曲水流觞,出自晋朝大都市会稽的兰亭盛会,是我国古代流传的一种高雅活动。兰亭位于浙江绍兴,晋朝贵族高官在兰亭举行盛会。农历三月,人们举行祓禊仪式之后,大家坐在河渠两旁,在上流放置酒杯,酒杯顺流而下,停在谁的面前,谁就取杯饮酒。

  东晋永和九年,即353年三月初三上巳日,晋代有名的大书法家、会稽内史王羲之偕军政高官亲朋好友谢安、孙绰等42人,在兰亭修禊后,举行饮酒赋诗的“曲水流觞”活动。

  当时,王羲之等人在举行修禊祭祀仪式后,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,将盛了酒的极轻的羽觞放在溪中,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,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,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,谁就得即兴赋诗并饮酒。在这次游戏中,有11人各成诗两篇,15人各成诗一篇,16人作不出诗,各罚酒3觥。

  古代祭名,源于古代“除恶之祭”。古代于春秋两季,有至水滨举行祓除不祥的祭礼习俗,或濯于水滨,或秉火求福。春季常在三月上旬的巳日,并有沐浴、采兰、嬉游、饮酒等活动。三国魏以后定为三月初三日,称为祓禊。的诗集起来,用蚕茧纸、鼠须笔挥毫作序,乘兴而书,写下了举世闻名的《兰亭集序》,被后人誉为“天下第一行书”,王羲之也因之被人尊为“书圣”。

  晋时,出现了一种新的制曲法,即在酒曲中加入草药。晋代人嵇含的《南方草木状》中,就记载有制曲时加入植物枝叶及汁液的方法,这样制出的酒曲中的微生物长得更好,用这种曲酿出的酒也别有风味。后来,我国有不少名酒酿造用的小曲中,就加有中草药植物,如白酒中的白董酒、桂林三花酒、绍兴酒等。

  魏晋南北朝时,绍兴黄酒中的女儿红已有名,这时期很多著作为绍兴黄酒流传后世奠下了基础。嵇含的《南方草木状》不只记载了黄酒用酒曲的制法,还记载了绍兴人为刚出生的女儿酿制花雕酒,等女儿出嫁再取出饮用的习俗。

  在南北朝时,绍兴黄酒的口味也有了重大变化,经过1000多年的演进,绍兴黄酒已由越王勾践时的浊醪,进变为一种甜酒。南朝梁元帝萧绎所著的《金缕子》,书中提到“银瓯一枚,贮山阴甜酒”,其中山阴甜酒中的山阴即今之绍兴。

  绍兴酒有悠久的历史,历史文献中绍兴酒的芳名屡有出现。尤其是清人梁章钜在《浪迹三谈》中说,清代时喝到的绍兴酒,就是以这种甜酒为基础演变的。而后世的绍兴酒都略带甜味,由此可知绍兴酒的特有风味在南北朝时就已经形成。

郑重声明:如有代理加盟意向可联系本站在线客服人员,文章来源于网络或者会员投稿,仅作为参考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处理!

上一篇:2023-2028年贵州白酒市场发展预测及投资策略分析

下一篇:贵州4大良心白酒款款均是100%纯粮酿造可惜名气太

相关推荐

返回顶部